現代人工作忙碌,加上現代健康意識抬頭,運動成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慢跑鞋品牌,那市場上運動鞋品牌琳瑯滿目
•有什麼有功能?
•如何挑選適合自己慢跑鞋呢?
今天小編就要來介紹收集了全球好用,好看,時尚的慢跑鞋,讓您在慢跑時不會感覺不舒服也不失好看,一起來看看吧!
Contents
正確的選鞋方式
腳的長短
一般而言,赤足所量測的腳長,再加上一公分左右就是適合的跑鞋長度,而日規尺寸(JP)便是以鞋長為依據,其所標示的數值即為鞋長;正確的方式應該要把鞋帶綁好,腳正確落在舒適的位置上,再把腳跟抵住鞋底,此時腳的最前端距離鞋尖應該留有一公分,或是差不多一個大拇指的寬度,看每個人的鬆緊習慣,腳後跟要包覆良好,站起來走幾步,看後腳是否會鬆動.
腳的寬度
腳趾動一動,看是否能活動自如,像彈鋼琴一般,給前腳掌留下足夠的空間,但仍要注意包覆性,不要選到太寬的鞋楦,這樣會讓腳在跑步時滑動,容易起水泡,磨破皮.
不同鞋款與廠牌的差異
鞋的尺寸與楦頭是選鞋的基本,但每家鞋廠的鞋型多少有差異,同一家的不同鞋款往往也不一樣.
腳掌內旋 Pronation
人在跑步時,通常是腳的中後段先接觸地 (高速奔跑時刻意以腳尖蹬出的狀況例外), 接著漸漸把重心轉移到前腳掌內緣,最後以靠拇指的部位離地,完成一個跑步的腳步動作, 在這個過程之中可以依照腳掌觸地的形式分成三種情形.
Normal Pronation 正常內旋
腳觸地後,順著中足至前腳掌的中央位置,可能會略為偏內或偏外一些,但大致是落在中間,這是較符合生物力學的足部動態,運動傷害發生的機會也較小。檢查的方式可藉由跑過一段時間的跑鞋來檢視,正常內旋的跑者後腳跟是均勻或是略為偏外側磨損,前腳掌則是平均磨損。這種跑者可選擇的鞋款比較多元,從避震到穩定型皆可選擇,看自己的跑步形式調整.
Underpronation 內旋不足
腳觸地後,以腳的外側向前腳掌移動,最後略為偏回前腳掌中間離地;這種情形常發生於高足弓的跑者,因為足弓不足以支撐身體,所以會以腳的外側來支撐。內旋不足的跑者其鞋底磨損會集中在腳後跟外側與鞋前緣外側,適合的鞋款以避震型 (有些廠牌稱一般型) 為主,避免地面對腳底的衝擊傷害.
Overpronation 過度內旋
腳觸地後,以腳的內側向前腳掌移動,最後略為偏回前腳掌中間,嚴重的可能完全以腳掌內側運動。此種情形多見於低足弓或扁平足的跑者,需要以穩定的結構來支撐足弓內側,選擇的鞋款以穩定型為主, 嚴重內旋者可以考慮動作控制型的鞋款.
【慢跑鞋】十大好評推薦商品
1 『Reebok』 Pump Supreme ULTK
- 透氣性和柔韌性
- 極簡與時尚
Reebok 為 adidas 旗下的子公司,使用特殊的 Ultra Knit 針織技術,讓鞋面富有彈性且柔軟,穿起來甚至比許多跑鞋還要舒服。另外鞋面應用了籃球鞋的 Pump 充氣技術,在不使用鞋帶的情況下,透過充氣讓鞋面能配合腳型貼合,達到穩定的效果.
中底使用 EVA 材質及碳纖維板增加緩衝,腳跟處另外使用較硬材質增加穩定性。雖然沒有鞋帶的束縛感,穿戴舒適,但是本款針織鞋面較沒有支撐力,長期跑步會容易疲累,也容易受傷。適合如快走,小跑步等休閒活動使用.
20代女性
2 『HOKA』 One One Women’s Arashi 2
- 3D立體印刷鞋緣
- 透氣能力絕佳
本款主要訴求在於打造一雙兼顧舒適與實用性的輕量跑鞋。鞋面使用單層的透氣網布,材質輕薄的程度甚至能夠少許透光,透氣能力無庸置疑。因為鞋面材質偏薄缺少穩定力,所以額外加裝了許多TPU貼條作為補強,提升穩定力.
中底部分厚達3公分,讓你在任何道路上腳感都是一樣輕鬆舒適。可惜的是這樣的厚度也造成中底的可彎曲性低下,無法靈活移動。此外,厚底鞋在摩擦的過程中因為各部位中底材質耐磨度不同,穿久了會造成腳掌落地偏離的角度逐漸增加,容易在跑跳之間扭傷.
20代女性
3 『SAUCONY』 Freedom ISO
- 美國運動品牌
- 吸震能力強
鞋面主要使用 ISO Fit 動態貼合系統,在提供包覆力的同時又能增加鞋面的靈活性。鞋面網布的透氣孔排列成直條狀,穿上鞋之後前腳掌感覺會較輕鬆,透氣孔密度高絕不悶熱.
然而本款鞋面僅靠三對 ISO Fit 支撐,鞋子中底只有一條扁軟的 TPU,跑步時的穩定性跟緩震能力較為不足.
Freedom ISO 要作為長跑鞋使用有些勉強,不適合腿部肌力不夠的新手,但是其單腳 250公克的輕盈重量還有透氣性仍然是值得關注的優點,適合做為休閒用的慢跑鞋.
20代女性
4 『adidas』 Ultra Boost 3.0
- 短跑舒適性
- 具有線條美的時尚性
鞋面使用 PrimeKnit 針織材質,在加上中腳掌的三條橡膠LOGO組成。這種針織材質整體彈性非常好,穿戴後鞋面會自動貼合雙腳,就算是寬楦的跑者也不會感到前腳掌過於緊繃,適合大多數跑者的腳型.
需注意的是中間鞋腰的部分固定雙腳的材質面積較小且柔軟,鞋扣緊有4孔,使得鞋帶的包覆感較鬆,造成本款的穩定性較不足。本款設計著重於舒適度的提升,較不適合馬拉松長跑運動,推薦給跑步距離在5~10公里之內的跑者.
30代女性
5 『ASICS』 Tartherzeal 6
- 日本知名運動品牌
- 跑步老手必備品牌
鞋面採用高強度網布搭配皮革,網布密集的透氣孔讓本款布鞋有不錯的散熱能力。鞋面的支撐是使用麂皮貼條,耐用又不容易彈性疲乏,每次拉緊鞋帶都能扎實包覆。透氣的設計加上緊實的麂皮,讓本款跑鞋在經過長距離跑步之後一樣舒適好穿.
虎走系列本身是設計給全馬能在3個半小時以內完賽的跑者,中底的設計著重於輕快和流暢性,對於緩衝和保護較不重視,肌力不足的新手跑起來會較為吃力.推薦給經常跑馬拉松的老手.
30代女性
6 『Under Armour』 Threadborne Fortis 3
- 美國著名NBA球星愛用品牌
- 合腳掌、貼腳性絕佳
鞋面外層採用 Threadborne 編織技術,結構強韌能提供雙腳穩定支撐,內層柔軟網布讓觸感舒適且透氣。編織的鞋面可以大幅減少鞋身重量,並且提供完美的包覆能力,讓鞋子就像是一層保護外皮般舒適。貼合的設計讓腳掌不會在鞋內游動,有效提升安全性.
中底分為上下兩層,上層增加緩衝力,下層提供穩定力。大片的全腳掌橡膠鞋底有絕佳的抓地力,鞋紋排列配合關節彎曲保持腳掌靈活度。能應付各種跑跳動作,適合於健身房進行肌力訓練時穿戴.
20代女性
7 『MIZUNO』 Wave Inspire 14
- 日本知名運動品牌
- 低足弓和扁平足跑者之救星
本款適合一般足弓和低足弓的跑者穿戴,使用 DynamotionFit 支撐系統,經過縝密計算在鞋面最需要支撐的地方加上貼條,加強雙腳的穩定度。中底由三成不同材質組成,由上而下分別為 U4ic、Wave波浪片,U4icX,其中U系列是改良 EVA 後產生的新式發泡材質 ,重量比一般中底輕了三成,稍硬的質感踩起來很紮實,回彈力非常的好!
優秀的緩衝能力和防止足弓內旋的設計,有效分散低足弓跑者腳底的壓力,延後疲勞感的產生,讓跑步更持久。特別推薦給低足弓和扁平足跑者.
20代女性
8 『BROOKS』 Glycerin 15
- 具有頂級避震性
- 美國百年歷史的專業跑鞋品牌
本款為美國運動老牌 BROOKS 推出,主打緩衝能力的頂級避震跑鞋。採用頂級的避震技術 SuperDNA,是一種由高黏度,非牛頓力學的液體材料製成,能依照不同跑者的體重,速度,步伐提供相對的緩衝,甚至能因應不同路況的跑跳.
本款設計是針對身材高大,體格魁武的跑者,高吸震的特色可以減少體重對足部造成的壓力,即使是壯碩的跑者也不容易感到腳部的疲勞。鞋底使用高密度的耐磨橡膠,並依照骨骼生長的方向排列,讓整雙鞋更加舒適好穿並且耐用.
20代女性
9 『NIKE』 Air Zoom Pegasus 35
- 美國知名運動品牌
- 全掌式Zoom Air
號稱 NIKE 最受歡迎的跑鞋系列,採用革命性技術 Flywire,打造出最輕盈的運動鞋。鞋身厚度極致輕薄,支撐鞋身幼線的堅韌度如同吊橋的鋼纜,透過精確的設計在足部需要支撐的位置縫製幼線,以最精簡的材料打造出頂級運動鞋.
鞋面材質透氣耐磨,寬大的橡膠鞋底抓地力出色,跑步的穩定度及推進感都非常優質。此外本款採用寬楦設計,固定鞋帶的扣眼從5孔縮減至4孔,有助足圍較寬的亞洲跑者舒緩前腳掌的壓迫感,輕微扁平足的跑者也能舒適地穿戴.
20代女性
10 『ASICS』 DynaFlyte 2
- 日本知名運動品牌
- 避震、抓地、透氣、易曲、輕量、穩定、耐久、包覆八大功能
單腳重量只有260公克,跑起來更輕快。DynaFlyte 的定位可說是介於 Nimbus 和 RoadHawk 之間,集結這兩個系列的優點,在鞋身輕盈的同時保有和高階運動鞋一樣的流暢度與緩衝性。中底部分使用 ASICS 獨有的 FlyteFoam 技術,相較於一般常見的 EVA 中底材質,不但重量輕了5成以上,其強化纖維的回彈力道能夠提供最好的避震效果.
前腳掌加裝彈性橡膠提供額外緩衝,後腳跟使用耐磨橡膠 AHAR+,AHAR+是在一般輪胎原料的基礎上做加強製成,讓本款跑鞋比一般市售的跑鞋有更長的使用壽命。推薦給追求速度感又想兼顧穩定性的使用者.
30代女性
總結
不知道上面的介紹有沒有讓您更了解慢跑鞋呢?小編本身很愛戶外運動,慢跑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,鞋子真的有所區別,不管是登山鞋,慢跑鞋,真的有差,那每個人的需求都有所不同,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慢跑鞋才是最重要的,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完美的慢跑鞋,突破自己的紀錄吧!
Leave a Reply